业界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 页 - 誉晟动态 - 业界动态

大连市“八五”普法规划

信息来源:辽宁誉晟律师事务所  发布时间:2022-4-22

 大连市"八五"普法规划

日前,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转发《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关于在全市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全文如下:

 

中共大连市委宣传部  大连市司法局

关于在全市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

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大连市顺利实施并圆满完成了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规划(2016-2020年),全民普法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学习宣传深入开展,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全面落实,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持续推进,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领导干部、青少年等重点普法对象的法律素养明显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明显提升,法治宣传教育在建设平安大连、法治大连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推进平安大连、法治大连建设,做好大连市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和《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转发<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关于在全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结合大连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全民普法工作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服务大局、坚持与法治实践深度融合,紧紧围绕服务大连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使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为目标,以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为重点,以提高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工作着力点,全面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等普法责任制,为加快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和更高水平的平安大连、法治大连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为加速推进新时代两先区”“三个中心建设,奋力实现振兴发展新突破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2025年,全市基本形成制度完备、实施精准、评价科学、责任落实的普法工作体系,全民普法工作继续保持全省领先水平。公民对法律法规的知晓度、法治精神的认同度、法治实践的参与度显著提高,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深入推进,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显著改善,全社会信仰法治权威、公民感受平等保护和公平正义、人人共享法治成果的社会氛围基本形成。

二、普法重点任务

(一)突出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进一步加深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和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在全民普法领域的认识和把握,引导全社会进一步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点学习内容。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重要内容。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重点课程。全市政法系统分级分类开展培训轮训。推动高校面向法学专业本科生开设《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等课程。组织一批政治过硬、理论扎实、业务精通的专家学者、法治工作者等,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讲解工作。运用各类媒体平台,通过媒体报道、评论言论、理论文章、短视频等形式,定期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解读和研究阐释。发挥各类普法阵地作用,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常态化学习宣传,持续推动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拓展学习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二)突出宣传宪法。坚持深入持久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好“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阐释好中国之治的制度基础,阐释好新时代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内涵和意义。加强宪法及国旗法、国歌法等宪法相关法律的学习宣传。坚持日常宣传与集中宣传相结合,推动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向基层延伸,实现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常态化。全面落实宪法宣誓制度,推动国家工作人员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宪法宣誓全覆盖。加强宪法实施案例宣传教育,推动宪法入脑入心、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在新市民仪式、青少年成人仪式和学生毕业仪式等活动中全面设置礼敬宪法环节。到2025年,力争建成1个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宪法宣传教育基地。

(三)突出宣传民法典。广泛开展民法典宣传普及工作,阐释好民法典的特质、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和一系列新规定新概念新精神。推动全市各级党和国家机关带头学习宣传民法典,把民法典纳入各级领导干部学法必修课,推动领导干部做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表率,提高运用民法典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对青少年民法典教育,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加大民法典在法治教育中的内容占比。加强民法典典型案例宣传,通过以案释法,增强社会大众对民法典的认识和理解。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每年5月份在全市组织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活动。

专栏1“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

1.市及各区市县(开放先导区)各组建一支面向不同层次受众的民法典讲师团,分层分类开展民法典普法活动。到2023年,基本实现民法典普法宣传对各类人群的全覆盖。

2.市及各区市县(开放先导区)因地制宜打造民法典法治宣传阵地。在“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增加摆放民法典相关法律书籍。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开辟民法典主题区。注重把民法典元素融入自然景观,力争到2025年建成有影响力的民法典主题公园。

3.积极通过“学习强国”辽宁学习平台推送优秀民法典普法案例。推动市及各区市县(开放先导区)新闻媒体、“大连司法”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设置民法典学习宣传专题、专栏,形成新媒体集群,常态化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每年组织开展民法典知识有奖问答活动。推动各类公共场所及地铁、公交、出租车等管理单位,运用公共视听载体刊播普法内容。

(四)深入宣传与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紧紧围绕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大力宣传《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及《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宣传有关平等保护、公平竞争、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市场监管、社会组织管理、行业协会商会等单位,要积极围绕产权保护、税费负担、企业融资、合规诚信经营、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等,制定完善法治教育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从业人员法治教育,促进依法诚信经营管理。贯彻落实国家、省社会信用法律法规和《大连市社会信用条例》,聚焦信用环境建设,把公民法治素养与诚信建设相衔接,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将守信激励、失信惩戒、信用修复、异议处理等纳入制度,保障信用主体合法权益,形成好人好报、德者有得的正向效应和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风尚,进一步提升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五)深入宣传与推动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把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作为基本任务,大力宣传国家基本法律,强化十四五时期制定和修改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聚焦绿色低碳发展、数字大连智造强市建设、重点民生事业等领域,组织开展专项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宣传有关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理、节能减排和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倡导全社会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理念,为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大连提供法治保障。围绕创新驱动发展,大力宣传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大数据发展应用、科学普及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提高全社会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法治观念。围绕推进农业农村发展,大力宣传乡村振兴、种子、畜牧、渔业、动物防疫、农产品质量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为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六)深入宣传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级政府牢固树立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理念,全面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推动各级行政机关负责人牢固树立依法决策意识,严格遵循法定权限和程序。切实加强有关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法律法规学习宣传,有针对性地加强与行政机关履职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宣传,推动国家工作人员通过现场或网络旁听庭审活动常态化,切实提高国家工作人员依法履职意识和能力。

(七)深入宣传与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力宣传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法、保守国家秘密法、反分裂国家法、国防法、反恐怖主义法、生物安全法、网络安全法、反有组织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组织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普法活动。适应更高水平平安大连建设需要,大力开展刑法、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扫黑除恶、毒品预防等法治宣传教育。大力开展突发事件应对法治宣传教育。大力开展针对网络电信诈骗以及校园贷、网络贷、套路贷、非法集资等法治宣传教育。加强对刑满释放、社区矫正、涉邪教和戒毒等人员的法治宣传教育。加强涉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民族大团结的民族宗教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食品药品安全、野生动物保护、矛盾纠纷化解、道路交通安全、公共场所安全、旅游安全、生产安全、消防安全、防治家庭暴力、妇女儿童保护、个人信息保护、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法治宣传教育。加强诉讼、调解、行政复议、仲裁、信访等法律制度宣传。围绕医疗卫生、教育就业、社区服务、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开展常态化法治宣传。

(八)深入宣传党内法规。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的重要论述。以党章、准则、条例为重点,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突出学习宣传党章,注重党内法规宣传同法律法规宣传的衔接协调。把学习掌握党内法规作为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列入党组织三会一课内容,促进党内法规学习宣传常态化、制度化。

三、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一)加强教育引导。落实公民终身法治教育制度,把法治教育纳入全市干部教育、国民教育、社会教育工作。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组织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重点抓好关键少数。全面建立各级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制度,分级分类明确领导干部履职应当掌握的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能力。把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情况纳入考核评价干部的重要内容。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加强高等学校法律基础课程建设,鼓励开设法治教育课程。按照国家统一安排,增加法治知识在中考内容中所占比重。推进教师网络法治教育培训,5年内所有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接受1次辽宁省统一组织的轮训。积极参加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国家宪法日宪法晨读、全国青少年网上学法用法等活动。整合和动员社会力量协同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建设,大连市至少建立1个高标准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深入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学习宣传,切实加强对有不良行为青少年的专门法治教育,维护学生权益,预防违法犯罪发生。组织开展小手牵大手普法活动,进一步完善政府、司法机关、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参与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新格局。加强村(社区)两委成员法治培训,提高基层干部依法办事意识和依法治理能力。加强媒体从业人员法治教育,将法治素养作为从业资格考评重要内容。根据妇女、残疾人、老年人、农民工等群体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其依法维护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二)推动实践养成。引导和推动公民依法行使权利,理性表达诉求,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把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与推进依法治理等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制定修订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应当体现公民法治素养基本要求,确保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制定修订各级各类学生守则、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应当体现遵纪守法等内容。各类示范创建活动应当包括提升公民法治素养的内容,着力提高公民规则意识。通过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正义可期待、权利有保障、义务须履行,引导全社会树立权利与义务、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相统一观念,纠正法不责众、滥用权利、讲不讲法、遇事找关系等思想和行为。

专栏2 公民规则意识提升工程

1.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到2025年,实现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德育网络全覆盖。

2.加强对文明行为的引导和鼓励,按照有关规定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3.政务服务热线建立完善不遵守文明规则举报制度。每年至少开展1次不遵守文明规则集中治理活动。

4.大力普及文明规则基本知识,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到2025年,遵守交通规则、做好垃圾分类、杜绝餐饮浪费、公共场所控烟等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大连市文明城市测评分数力争达到85分以上。

四、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一)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把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在公共设施建设和公共空间利用中体现法治元素,不断扩大法治文化阵地覆盖面,提高利用率。依托各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等单位和场所,推动法治文化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地方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有机融合。注重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村(居)民评理说事点等场所,因地制宜建设法治文化阵地。

专栏3 法治文化阵地拓展工程

1.各区市县(开放先导区)至少建设1个法治公园(广场),各村(社区)至少建设1条法治街路(长廊、文化墙),确保法治文化阵地100%覆盖。到2025年,力争建成1个全国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2.积极打造国内有影响力的普法平台,大连市开办1个以上有影响力的法治栏目,各部门各行业要有1个以上具有部门行业特色的精品法治文化阵地。

3.以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为载体,打造1个以上具有区域特色的法治文化集群。到2025年,在全市形成一批与城乡环境相协调、与自然生态相融合、与公共服务设施相匹配的法治景观集群段、法治惠民样板段、基层治理示范段。

(二)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艺。结合大连历史文化特点,创作一批优秀法治文艺作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充分展现大连法治文化建设成果。各区市县(开放先导区)每年新创作法治戏曲、法治歌舞、法治小戏小品、法治书画、法治动漫、法治故事等法治文化作品不少于10部(篇、幅),开展法治主题讲座、展览、论坛等活动不少于4场(次)。支持大连新闻传媒集团办好《法治新天地》等普法栏目,陆续推出一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彰显法治文化品牌效应的文艺精品力作,打造具有大连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积极参加全国法治动漫微视频展播活动。定期为农家书屋、社区书屋等充实普法图书、期刊等优秀法律书籍。定期组织普法志愿者、法律服务工作者队伍开展基层法治文化活动。

(三)推动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市内高校、党校(行政学院)、社科研究机构等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加强传统法律文化研究阐发,积极挖掘契合时代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统一的法律文化精华,力争短期内推出一批优秀研究成果。积极弘扬具有大连历史文化特色和优秀法治内涵的善良风俗、家规家训,让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在家庭中生根。

(四)加强红色法治文化保护、宣传、传承。认真发掘、总结革命时期党在大连地区法治建设的光荣历史和成功实践,大力弘扬大连红色法治文化。加强对关向应纪念馆等红色法治文化遗址保护,打造一批红色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注重讲好红色法治故事,教育引导全社会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信和自觉。

(五)加强法治文化国际传播和交流。讲好中国法治故事为着力点,突出对外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优越性、新时代法治建设实践成果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讲好大连法治故事,突出宣传大连持续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以及法治在全市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实践成果。广泛开展与国外友好城市法治文化交流合作。注重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法治作用。支持市内律师事务所与国际大型律师事务所开展业务合作,到2025年,培育1家以上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涉外法务律师事务所,培养5名以上精通涉外法务的律师专家人才。支持市内公证机构参与企业和公民涉外法务,到2025年,利用现有资源培育1家以上涉外公证服务示范机构。全力打造面向东北亚的区域性仲裁平台。对大连驻境外企业、机构和人员加强当地法律宣传,提高其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开展对来连及在连学习、工作、生活的外国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其遵守我国法律,保障其合法权益。

五、推进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机融合

(一)加强基层依法治理。化法治乡村(社区)建设。各区市县政府(开放先导区管委会)有关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强人民调解员法律知识培训。推动村(社区)将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年度工作安排。全面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开展面向家庭的普法主题实践活动,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加强乡村(社区)依法治理,对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公益事业广泛开展评理说事、民情恳谈等活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加强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建设。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到2025年,大连市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达到10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达到50个。

专栏4 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

1.全面开展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每个行政村(社区)至少培养5法律明白人

2.以村(社区)两委成员、村妇联执委、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村民小组长、退伍军人为重点,经遴选、资格审查、乡镇(街道)审核、公示等程序,经过培训合格后,由村委会登记造册。

3.每年至少组织1次法治集中学习培训。根据工作需要,可通过相关网络学习平台自主学习有关法律知识。

4.建立完善法律明白人基本档案库和动态管理制度,定期调整、充实、增补。完善考核评价激励制约机制。

深化依法治校。推动各级各类学校依法制定完善学校章程和各项管理制度,把法治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重要内容,切实提升依法办学、依法执教的意识和能力。完善中小学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制度,优化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来源结构。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师德失范行为。深入开展防范校园欺凌、性侵害、毒品、诈骗、网络沉迷等方面法治宣传教育。

深化依法治企。推动大型企业全部制定本企业推进依法治企工作方案。落实经营管理学法用法制度,国有企业党组织把法治学习作为重要内容。鼓励、支持、引导企业落实公司律师制度、企业法律顾问制度,推动企业合规建设,防范法律风险,提升企业管理法治化水平。加强企业法治文化建设,培育具有大连特色的优秀企业法治文化,提高经营管理人员依法经营、依法管理能力。深入开展法治体检活动,组织法律服务团队为企业开展点对点法治体检,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法治化水平。

专栏5 企业合规建设工程

1.组织开展对企业主要负责人的法治培训,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成员每年法治学习不少于40个学时。不断增强经营管理人员依法诚信经营意识与合规理念。

2.加强企业合规经营管理规范化建设,推动企业实现合规管理嵌入业务工作全流程、各环节。

3.引导涉外企业建立完善权责清晰的境外合规治理结构,实现合规管理纳入境外投资、贸易、日常经营全过程各方面。

4.引导涉外企业开展合规教育培训,不断提升企业领导、关键岗位人员、海外工作人员的合规管理水平。

    (二)深化行业依法治理。深化协会商会依法治理。引导和支持各级各类行业协会商会根据行业发展要求,依法制定完善符合本行业特点的规约、章程。鼓励、支持、推动有关行业制定行业法治建设具体措施,开展合法合规审查,依法防范化解风险。支持行业协会商会开展标准化工作,制定发布本行业的产品和服务标准。充分发挥专业调解作用,依法协调会员企业之间、会员企业与其他经济组织之间关系,维护会员和行业整体利益。鼓励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履约践诺,诚实守信,自觉遵守行业规范,主动参与社会治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深化网络依法治理。加强网络企业管理和从业人员法治教育,分批分类推进互联网信息服务领域信用建设,推动互联网企业自觉履行责任,依法依规经营。持续深入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广泛开展争做中国好网民活动,引导网民尊德守法、文明互动、理性表达。做好网上法治宣传,营造网络良好法治氛围。加强网络普法,借助全国网络普法专题活动,教育引导全社会遵守网络法律法规,打造清朗网络环境。深化应急依法治理。卫生健康、应急管理等部门要持续开展公共卫生安全、传染病防治、防灾减灾救灾、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等方面法治宣传教育,促进全社会在应急状态下依法行动、依法行事,依法维护社会秩序。

六、着力提高普法针对性实效性

(一)把普法融入立法过程。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制定过程中,通过公开征求意见、听证会、论证会、基层立法联系点等形式扩大社会公众参与度,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要听取相关企业、行业协会商会意见。健全采纳和反馈机制,对相对集中的意见未予采纳的,应当进行说明。积极通过立法机关新闻发言人等机制开展解读,回应社会关切。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公布时,一般应当同步进行解读,并加强实施前的宣传普及工作。

(二)把普法融入执法、司法过程。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要进一步落实以案释法制度,实现执法办案全员普法、全程普法。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在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中,结合案情进行充分释法说理。各级人民法院充分运用公开开庭、巡回审判、庭审现场直播、生效法律文书统一上网和公开查询等生动直观的形式宣讲法律,判决书、裁定书等法律文书应当围绕争议焦点充分释法说理。各级行政复议机关以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颁布为契机,集中开展行政复议法宣传活动,引导教育申请人依法维权、理性表达诉求。探索建立普法与执法、司法深度融合评价机制,为准确、客观评估普法与执法、司法深度融合的实际效果提供依据。

(三)把普法融入法律服务过程。法律服务工作者在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调处矛盾纠纷、参与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处理时,应当加强释法析理,在公共法律服务过程中进行生动有效的普法活动,引导当事人和社会公众依法办事。逐步深化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平台建设,依托“12348大连法网”“大连掌上12348”微信公众号,完善主动服务机制,在为群众提供及时便捷,优质高效公共法律服务的同时,实施具有针对性的精准普法活动,让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触手可及,随时随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法治知识和法律服务需求。2022年年底前,基本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四)加大以案普法力度。健全完善以案普法长效机制,严格落实法官、检察官、行政复议人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使广大法治工作者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播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普法者。不断提高执法、司法人员的法治素养和沟通能力,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语言释法说理,不断提高在执法、司法中普法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利用社会热点案事件开展法治解读评论,使社会热点案事件依法解决的过程成为全民普法的公开课。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引导、规范、预防、教育功能,加强典型案例的收集整理和发布工作机制,司法机关原则上每年发布典型案例不少于2次,行政执法机关根据形势任务需要及时发布相关典型案例。

(五)充分运用社会力量开展公益普法充分利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优势,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在公益普法中的积极作用,不断畅通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普法的途径,发展和规范公益性普法组织。加强普法讲师团建设,充分发挥法律实务工作者、法学教师的作用。鼓励律师、仲裁员、公证员、人民调解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法律从业人员开展法律知识宣传活动。鼓励普法志愿者开展普法活动,推动普法志愿者服务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对社会力量开展普法的组织引导和政策、资金、项目扶持,推动形成政府购买、社会投入、公益赞助等相结合的社会普法机制。健全嘉许制度,推动普法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

专栏6 社会普法力量壮大工程

1.充分发挥法律实务工作者、法学教师作用,2022年年底前,实现市县两级普法讲师团全覆盖。组织、支持退休法官检察官、老党员、老干部、老专家、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等开展普法志愿服务。

2.各区市县(开放先导区)应建立1支社会化普法志愿者队伍。有条件的乡镇(街道)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普法队伍。各高校法学院应建立1支大学生普法志愿者队伍。

(六)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开展精准普法创新普法方式加强对自媒体普法作品制作引导,鼓励公众创作一批个性化优秀普法产品。发挥好短视频普法作用,不断提升普法小视频制作和播放数量。加强与直播企业、小视频制作企业合作,培育一批有广泛影响力的普法网红。拓展普法平台。积极做好全国智慧普法平台推广运用。优化“12348大连法网普法内容供给,不断提升普法质量。充分发挥学习强国辽宁学习平台等优势,推送优秀普法案例。创新普法手段。以数字化牵引法治化,整合全市各级各类新媒体普法集群,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点面结合、覆盖全市的普法新媒体矩阵,最大限度聚合共享全市普法资源;整合报、网、端、微、屏等平台和资源,形成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法治传播体系,促进普法工作从单向式传播向互动式、服务式、场景式传播转变,不断增强受众参与感、体验感、获得感。

专栏7 新媒体普法平台建设工程

1.对接“12348辽宁法网”功能,承接主动服务机制,形成融合民众法律需求数据分析、法律常识推送、法律智能咨询于一体的智能普法平台。

2.加快整合“大连司法”微信公众号等全市各级各类普法新媒体,形成全市新媒体普法集群,实现普法纵向到底。

3.加强各部门门户网站、新媒体和传统媒体间联动协调,共享法治宣传资源,形成融“报、网、端、微、屏”于一体的全媒体法治传播体系,实现普法横向到边。

七、加强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人大监督、政协支持、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法治宣传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大普法工作格局。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普法工作纳入法治建设总体部署,纳入综合绩效考核、平安建设、文明创建等考核评价内容,认真组织规划实施,定期听取汇报,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要严格按照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要求,认真履行普法领导责任。发挥各级党委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统筹协调作用,切实做好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指导推进、督促落实工作。发挥各级司法行政部门职能作用,加强普法工作机制建设,组织推动、督促指导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强化《辽宁省法治宣传教育条例》贯彻实施,推动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全民普法工作。

(二)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压实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的普法责任。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完善普法责任清单制度,细化普法内容、措施标准,确保普法责任可量化、可考核。全面推行谁执法谁普法年度履职报告评议制度,逐步形成清单管理、跟踪提示、督促指导、评估反馈管理模式。推行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促进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加强本系统本行业本单位人员学法用法,加大对管理服务对象普法力度。落实媒体公益普法责任。广播电视、报纸期刊、互联网和新媒体等要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制作刊播普法公益广告、开设法治栏(节)目,针对社会热点和典型案(事)例开展及时权威的法律解读,综合运用多种形式,全面落实媒体公益普法责任。在法律法规颁布纪念日和国家宪法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全国交通安全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知识产权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社论、专题报道、理论文章、典型案例事件解读等形式,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把法治类公益广告纳入媒体公益广告内容,促进媒体公益普法常态化、制度化。

(三)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强化政策、制度、机制保障,从人员配备数量、经费、装备等方面,切实向普法基层一线倾斜。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和普法平台建设,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大连样本,着力将村(居)民评理说事点打造成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平台和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实体平台。强化对各行业各部门普法工作人员的指导和培训,5年内实现县级以上普法工作人员全部轮训1次以上。注重将具有法律职业资格的人员充实到普法工作一线,为基层普法工作创造更好条件。进一步完善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推动建立大连法治宣传教育专家咨询制度,推动开设法学专业的高校加快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各级政府应当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将普法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实行专款专用。有关部门应当按规定将普法列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支持普法工作。

(四)加强评估检查。根据国家和省普法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在《大连市法治宣传教育指标测评体系研究报告》基础上,研究制定《大连市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指标测评体系》,对八五普法规划实施成效及公民法治素养的提升开展综合评估。组织开展八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和总结验收工作。加强对评估、验收结果的分析运用,及时发现、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力、落实普法责任制不到位的,普法主管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发出普法提示函或建议书,必要时进行约谈,提出整改要求;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处理。支持各级人大加强对全民普法工作的监督和专项检查。

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国家、省八五普法规划及本规划,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本系统普法规划或方案,深入宣传发动,全面组织实施,确保八五普法规划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来源:大连司法